武汉市德森地契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2-2027)
武汉市德森地契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民非性质博物馆。馆址在2021年4月迁至紫阳湖公园内,现坐落于紫阳湖公园东面聚景园内,馆址闹中取静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博物馆馆藏文物逾 万件地契,另有历史摆件器具 件,地契收藏量居武汉之首,在湖北省内地方博物馆中亦居于前列。
综合我馆在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整体水平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亟待提高。为进一步明确德森地契博物馆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加强改革创新,激发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推动民非博物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突破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相关内容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总体思路,结合博物馆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2-2026年。
一、博物馆现状
武汉市德森地契博物馆注册于2018年,在2021年4月迁至紫阳湖公园内,整体场馆占地面积约3000平米,以展厅、业务用房为主,以自然景观与建筑人文相结合的形式分别展现了“诚信文化、契约文化、厚德文化”三个主题场馆。场馆全年(除休息日)免费对市民开放,年均免费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第一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以优化提升为主动力,奋力抢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准确把握博物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方位,打牢基础,突出特色,优化创新,力争成为武汉民非博物馆行业的排头兵和先行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树立文物资源属于公众,文化成果惠及公众的理念,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观众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品质提升。立足自身实际和特色,注重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武汉博物馆品质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博物馆品牌化建立与提升。
坚持改革创新。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博物馆发展的根本动力,积极探索、完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博物馆发展规律和武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管理机制。
三、发展目标
秉承“ ”的宗旨,完善藏品保护体系,优化展厅功能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通过展览、社教、研究、文创等形式,提高藏品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博物馆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加强形象品牌推广,积极争创国家三级博物馆,努力打造成武汉城市文化名片。
第二章 主要任务
一、统筹推进场馆提升改造建设
1.着手编制、论证博物馆整体布展改造方案,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2. 完成码头潭分馆文物修复室、研学交流中心建设工程,并投入使用,大力推动文物修复、研究工作开展,扩大业内影响力。
3.推进现有展厅改造等工程项目,提升博物馆整体设施功能。
4.根据政策规范要求,稳步推进博物馆现有项目实施,争取专项资金扶持。
5.充分调研论证,在博物馆现有的展陈基础上进行内容、形式和展品展项的数字化改造更新,提升观众体验和参与度。
二、全力推进智慧化博物馆建设
1.着眼于信息化发展趋势,以满足业务需求,提升观众体验为目标,从基础设备、大数据处理、运行管理、开放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制订内容详实的可操作性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2.在“智慧博物馆”整体框架下,有计划推进办公系统,智能导览,客流、票务系统,藏品数字化管理系统,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实现智慧化服务、管理。
3.优化网络中心基础软硬件环境,升级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平台,注册官方微博,“网上博物馆”与“掌上博物馆”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博物馆与观众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互通。
4.推进“数字馆”建设,通过引入数字虚拟展示技术手段,提高文物藏品的利用与共享,呈现全新观展体验,实现观众和博物馆间的零距离互动交流。
三、加强藏品征集和管理,保护地方历史遗存
1. 立足本地和本馆特色,加强藏品征集力度,制订具有前瞻性、体系化的长远收藏规划,开辟多种征集渠道,完善征集程序,日常征集和抢救性征集相结合,针对武汉地契、湖北地契及革命历史节点等有一定基础的类别进行有目的、成系列地征集,不断增加藏品数量,提高藏品质量。
2.加强藏品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全面完成博物馆藏品登记、建档等基础工作,筹建藏品管理系统,并实施珍贵国有文物藏品定级。
3.加强文物藏品保护修复、装备和人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文物藏品保护修复技术人才队伍,提升文物藏品保护修复水平。
四、加强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探索实践办展新思路、新形势,提升展览质量。
1.逐步推进历史基本陈列、展厅等常设展览内容、形式提升改造;从文物预防性保护要求出发,推进展厅智慧预防性保护项目。
2.立足本院馆藏,树立“精品意识”,推行“策展人”制度,以举办一流的展览为目标,从观众角度出发,找准展览选题,促进博物馆原创性展览的整体提升。
3.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策划一系列展览,凸显地方文化个性,增强武汉文化辨识度。另外,鼓励市民参与展览策划、设计,提高公众参与度,办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展览。
4.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馆际交流,合作引进具有学术性、艺术性和影响力的临展,打造特色专题性系列展。
5.紧密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武汉解放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依托阵地优势,推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系列主题展览。
6.下属各专题馆探索办展新思路,积极与国内外艺术机构及策展人合作,提升现当代艺术业内影响力。
(二)结合自身特色,创新策划社会教育品牌,扩大社会辐射影响力。
1.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在继续深化原有教育活动项目的基础上,实行“分龄分众”“量身定制”,拓展新的教育项目,实现博物馆教育课程化、系统化和品牌化,真正做到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在博物馆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
2.积极实施社会教育沿伸,在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合作推广教育活动的同时,以菜单式的教育服务,将博物馆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课程区别开来,开展更多的体验式教育活动,实现社教服务在受众年龄层、地区范围的全覆盖。
3.探索社会教育新模式,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移动平台,实现观众在参观过程的实时互动,提高观众参观的参与度和有效度。
4.凝聚社会力量,吸纳学生及社会志愿者,助力博物馆专业社会教育,弘扬、传承武汉地方传统文化。
5.启动“志愿英才”计划,为学校志愿者提供成长环境和条件,进行艺术创作与修复专业拓展,让志愿者与博物馆共同成长,有效推动馆藏人才的吸纳。
2.进一步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创意产品开发,着重接触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学习并提升我馆开发设计水平,拓展产品推广渠道,探索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发展模式。
4.培养吸引创新人才,积极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建文创培训基地,设置专业课程,汇集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文创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江南大学和武汉地方职业院校力量,搭建高校、文博单位、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体系。
(四)增进与公众信息交流,构建良好公共关系。
1.继续做好志愿者工作,充分利用志愿者团队力量,为馆内各项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并打造成在地区范围内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志愿者队伍。
3.加强宣传推广,在依托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自媒体资源,向不同层次的观众推送博物馆信息,积极推动博物馆信息互联互通,不断扩大博物馆信息推广的覆盖面。
4.在现有观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观众留言簿、纸质问卷、官网、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完善调查形式,采纳和实施合理化建议,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第三章 措施保障
一、政策保障
以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准绳,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和其他地方性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区的相关文件精神,使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在法律的保障下顺利开展。
二、组织保障
完善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完善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博物馆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各业务部门职责规范和人员配置。
三、人才保障
加强人员培训,鼓励采用业余学历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积极引进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改变人才不足和结构性矛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业绩为依据、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培养研究骨干、学术带头人,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四、制度保障
1.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标准,规范程序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定期监督检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选优用优、注重实绩的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考核,激发内部发展活力,发挥全馆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的如期完成。
3.不断完善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和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全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4.不断完善各项财务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合理安排收支预算,为每年的博物馆年审做好准备。